“商人”謝霆鋒是否可以超越“藝人”謝霆鋒?
核心要聞:
2020年的《中國好聲音》開播,謝霆鋒以導師身份回歸,開場表演中演唱《傳奇》,是近兩年來少有的以純音樂人身份出現在熒幕上 ,他不是一個天生商人:盈利,總是沒有被放在第一位。
----------
8月21日,2020年的《中國好聲音》開播,謝霆鋒以導師身份回歸。開場表演中,他頭纏發帶,手捧吉他,演繹了一首李健詞曲、王菲在春晚演唱的《傳奇》,這是謝霆鋒近兩年來少有的以純音樂人身份出現在熒幕上。
過去多年,謝霆鋒在歌手、演員和廚師的多重角色中切換,但現在,他最貼切的身份可能是商人。
在近期播出的《財約你》中,謝霆鋒罕見曝光了自己20年來不斷轉型跨界的心路歷程。2014年,《十二道鋒味》播出,這位以叛逆為標簽的80后偶像藝人,突然以燒菜做飯的“暖男”形象出現在屏幕前;三年后,節目開始正式公司品牌化運作,謝霆鋒除了繼續擔任主持人外,還成為了投資方之一,躋身老板行列。
其實,謝霆鋒的創業經歷并不比其演藝生涯晚太多。早在2003年,他用房產抵押籌到的資金,創立了影視后期制作公司PO朝霆。
那一年,只有23歲的他已經是紅了很久的歌手,并發行了最新專輯《Reborn》(重生);同時,他還是潛力演員,2000年憑借電影《半支煙》,他差點當上最年輕影帝。
2014年,通過借殼方式,謝霆鋒將PO朝霆推到港股,成為上市公司老板,同時,開始以廚師形象重新出道;2017年,當他以“鋒味”品牌名開通微博時,備注身份只有一個:鋒味控股創始人。
一位10歲時在春晚上看完《今生共相伴》后開始喜歡謝霆鋒、至今已迷戀20年的女粉絲,對作者如此評價自己的偶像:“我覺得他沒有改變,年少輕狂但做事認真,努力做到極致,當廚子極致,商業化也能做出品牌。外界說他不務正業,但做菜意味著煙火氣,他從一代偶像神壇下來,到廚房和菜市場,為他本身凌冽的性格增加了很多溫情的底色,在原本的叛逆上,找到了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方式。”
今年,謝霆鋒40歲,一個“反感”別人只談論他外表的年齡,他的大多數粉絲,也從少年開始逐漸步入中年。40歲的男人,更需要事業的穩重感和家庭的責任感,來包裹自己青春不羈的一面,書臺和灶臺,是詮釋這種魅力的最好場景。
“我相信我的粉絲有很多種,我聽過80后粉絲搜索謝霆鋒認知他是歌手、90后是演員、00后是廚師的說法。”盡管不同的人會給自己不同的標簽,但謝霆鋒希望,“可以把這些融為一體”。
盈利,總是沒有被放在第一位
創業美食的謝霆鋒,不再像只需要撥弄吉他那樣純粹,日常,他的時間會被無數會議和瑣碎占據:食品的庫存和保鮮期,直播和銷售的問題,“一切搞定之后通常已經晚上11點,再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就到了凌晨1點”。
謝霆鋒說,自己在美食上的天賦高于音樂。但與那個才華橫溢、自彈自唱的搖滾少年相比,他在生意場上似乎并沒有顯露出過多優勢——他不是一個天生商人,實際上,他自己也承認這一點:盈利,總是沒有被放在第一位。
在上市公司老板的位置上,謝霆鋒并沒有坐多久。2014年,港股公司漢傳媒(00491.HK)以1.23億港元作價收購PO朝霆母公司Lucrative Skill的60%股權,因為交易實際上是以股份形式支付,完成后,謝霆鋒以23.45%的持股量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但不到半年,英皇集團便入主成為大股東。
PO朝霆最早源于謝霆鋒對2001年出品的歌曲《玉蝴蝶》MV效果的不滿:為了避免被做后期制作的技術公司忽悠,同時又認為這是一片市場空白和商機,他自己組建了這家后期制作公司,“請了很多國外的老師們,來教怎么可以做到所謂好萊塢級別的電腦特效”。
PO朝霆以制作廣告片起家,根據公開資料,2010年代初,這家公司已經進入巔峰,在香港,每60秒廣告就有36秒出自PO。而公司在2009年還開始參與影視后期制作,為《全城熱戀》和《1942》這樣的大片提供后期服務。
與娛樂圈人氣即財富的顯性掛鉤不同,在商業世界,口碑和變現,常常無法直接劃等號。根據財報和收購公告,2012年到2014年前9個月,Lucrative Skill的虧損額分別達到了1429萬港元、744萬港元和205萬港元,而在2013年,總負債超過總資產4000萬港元。
而Lucrative Skill則在注入漢傳媒僅一年后,2016年初,便再度被出售給了另一家港股公司數字王國(00547. HK)。根據公告,漢傳媒將持有的60%股權全部清倉,獲得了3000萬港幣現金和6500萬港幣的承付票據,較收購時折價2000多萬港幣。而謝霆鋒也把自己留在Lucrative Skill的40%股權基本出清,對價4000萬獲得8700萬股數字王國股份,只保留了15%的Lucrative Skill股權。漢傳媒(現稱“英皇文化產業”)股價在謝霆鋒帶著PO朝霆進入后,曾一天暴漲97%,由不足0.4港元/股一度最高達到過1.3港元/股,但如今只有0.1港元/股出頭。
比起經驗,為了品質而不計成本,從資本層面而言,這是一個極大挑戰。做后期制作時,為了讓效果更加完美,謝霆鋒曾購買了全套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價格昂貴。沒想到過了兩年,整個制作方向都轉為了數碼,他高價買來的母帶和膠片機,全部變成了廢鐵。
但對謝霆鋒而言,這些卻更多意味著純粹。至今,他仍然認為這只是對于市場觸覺的不夠敏銳,而非自己底層商業邏輯上的問題。
“如果換上一些光是做生意的人,他不會這么的要求完美,他就是賺錢就好。”謝霆鋒在《財約你》欄目上表示,現在做《鋒味》,自己仍然會一幀一幀慢慢去盯,寧愿少賣一點也不要做一些自己過不去的事,“不然我會罵死人的”。
在謝霆鋒以資方介入到《鋒味》時,已經運作3年的節目,流水已經達到2億多,慢慢開始盈利。去年,其冠名費已經有8000萬的收入。
“如果只是為了盈利,你最后會發現有其他途徑可以讓你賺錢快一點,你馬上就跑去那了。”謝霆鋒說,他希望自己的產品,首先是依靠內容的逐漸沉淀,然后再去借此盈利。
搖滾的廚師
“現在的盈利并沒有我在做音樂的多。”創業近20年,在經濟回報上,商人謝霆鋒仍然沒有超越藝人謝霆鋒。
目前,《鋒味》公司包括在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的分公司,總共只有三十名員工,“每個人至少都在打四份工以上”。在拍攝今年鋒味月餅廣告時,負責道具工作的是他的司機和幫廚,負責收音的是市場部,他自己除了出鏡,還要負責燈光和攝影。
“創業一定會很苦。”謝霆鋒坦言,如果不熱愛,只是為了賺錢的話,真的撐不下去。謝霆鋒的“叛逆”,好像從未隨著時間和身份的推演而改變。
16歲時,謝霆鋒只想彈吉他和寫歌,不想邊唱邊跳。經紀公司告訴他,香港除了Beyond樂隊,沒有一個歌手可以單靠唱歌出名,為此,雙方爭吵了2年。18歲時,謝霆鋒一氣之下跑回了加拿大。
“回加拿大后,每天看著我奶奶在那里走來走去,看得出她很替我擔心。”謝霆鋒對《財約你》說,很多人會認為是演藝世家的殷實家境為他兜底,才讓他能如此任性,但實際上,“當時并不那么的景氣”。他一直在想,“就這么天天在家坐著,到底能撐多久?”,最后,他在加拿大寫出了那首《末世紀的呼喚》:
誰天生擁有一切,誰天生喜歡聽到假話。
回到香港后,謝霆鋒仍然拒絕跳舞,考慮到成本收益,英皇沒有發專輯,只是勉強出了單曲,還在合約里提高了傭金和一些附加條款。“幸好反應還可以,讓我還能繼續演藝工作。”這讓謝霆鋒相信,要成功,最終只能看作品。
如同年輕時不愿唱跳和做更暢銷的大眾化音樂,而是堅持唱作和搖滾一樣,這種“倔強”延續到了現在。對于《鋒味》,謝霆鋒認為,最終還是只能靠內容帶來一些盈利,他能夠忍受這個品牌發展慢一點。
“其實我從22歲開始就在商業世界里面搖滾了,就開始叛逆了,這是我自己的一種創造力,我有時候按捺不住我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謝霆鋒渴望自己在做“非主流”的時候,別人能認同。他說,每次跨界自己都比別人多付出四五倍努力,別人覺得他唱歌不行他就寫歌,覺得他拍功夫電影不行,他就跟著成龍從更高的樓跳下去。
“我做美食的時候大家會說認真的嗎?說你懂什么?特別是在美食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我就慢慢練,到處學,這個證明的時間也要再長一點點,不過這就是我嘛。”在做《十二道鋒味》三年后,謝霆鋒發現可以有更多商業上的空間,于是正式組建公司打造品牌,他希望可以找到一幫對美食有追求的人作為目標受眾,然后慢慢研發產品。
“鋒味搖滾美食節”就是產品之一。原本,謝霆鋒計劃在今年再舉辦十幾場大型活動,但因為疫情原因延期。在上一場中國澳門舉辦的美食節上,臺上正在搖滾,臺下,謝霆鋒和十幾個廚師烹飪,輪到謝霆鋒出場時,他剛好煮完東西,于是穿著白色烹飪服就上臺開唱,這張照片在互聯網上流傳甚廣。
“這個流程是很燃的。”謝霆鋒說,自己當時并沒有考慮那么多,每次演出就是希望可以把氣氛帶動起來,把音樂性做出來,“其他的標簽,就隨便別人給了”。
從熊熊烈火到一束鐳射
在謝霆鋒創業之初,父親謝賢和母親狄波拉并不是很贊成,他們認為“家族里沒有這樣的基因”。實際上,謝霆鋒十幾歲便出道賺錢,至今仍然被多數人認為是替投資失敗的謝賢還債。
家人的態度在近年發生了改變。狄波拉開始向謝霆鋒“認錯”,當然不是因為兒子賺到了大錢,而是因為看到了時代發生的改變。謝霆鋒小時候,狄波拉會千方百計阻止兒子玩游戲,現在,技術已經發展到1000多萬人同時在線玩一個游戲,產值至少是電影的10倍,“她現在天天跟我說,我錯了,游戲市場絕對比電影還大”。
的確,時代變了,變得和謝霆鋒出道時完全不一樣,就像數碼時代切換時那些不經意間變成廢鐵的膠片機。
《鋒味》做了5期,總共邀請了大約90個藝人當嘉賓,謝霆鋒發現,一些“小朋友”剛出道就五六七八個助理,自己帶發型師、化妝師和經紀人,連助理都還有助理,保鏢就要帶兩個。“我是要管經營的,我知道這么多人住宿要花多少錢。”謝霆鋒說,“我當時就想,你以為自己是誰呢,不要了”。
但這是他必須要接受和面對的,“我們年輕時候一天跑十幾個通告,可能就到達10萬人,現在一個小朋友做訪問和直播,他們的聲音可能會上千萬人聽到,我覺得現在的世界變大了,因為互聯網把所有人聯系到一起”。謝霆鋒覺得,與自己當年的辛苦相比,現在的藝人要幸福很多,“但機會多了,競爭也更大了”。
謝霆鋒努力讓自己找到與新時代的接口,毫無疑問,“謝霆鋒”三個字長久以來積累的粉絲基礎,讓《鋒味》能夠在初創階段依靠其個人IP迅速實現推廣。但在他看來,明星光環對創業并沒有多少幫助,“歌手和演員的標簽過于強烈,別人為什么要相信你會做飯,蓋過了節目本身的內容,教育成本貴了很多”。
在錄制節目時,謝霆鋒會刻意減少自己的出現頻率,他讓鏡頭更多對準臘腸或者是月餅, “我一直在考慮這一點,我希望一個公司有自己的DNA”,現在,鋒味的另一條產品線完全拋去了“鋒”元素。
當然,謝霆鋒自己也在變。最近,他開始喝茶,慶幸的是,口味還沒有老人茶那么重,“就是怕自己太快踏入這個地步,所以還是喝點檸檬茶”。
不過,他更愿意把身上的點滴改變解讀為同一團火焰的不同燃點。
“其實我覺得我沒有變過,19歲時的我像一把熊熊烈火,稍微靠近一點都會燒傷你,表現為叛逆;到了二三十歲,更像藍火,聚焦一點點,溫度肯定比紅的高,但沒那么野了;四十歲,可能白熱化了,再小一點,溫度再高一點。”
“我希望過了這個年紀再長大一點會變成,就是一點鐳射,它根本就不會激發,它就一點,但是那一點會穿過所有東西。我覺得人是應該這樣的。”謝霆鋒說,鐳射的破壞力,其實與叛逆的感覺一樣,只不過自己已經能夠改變不好的那一面,可以聚焦在一點上去叛逆,“比如美食”。
- 上一篇:三十年打不完的“水”仗的哇哈哈
- 下一篇:雞豬漲飛天!9只概念股業績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