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疫情或致全球近1億人陷入赤貧,1.3億人長期饑餓狀態

     
    核心要聞: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將有7000萬到1億人陷入赤貧,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饑餓,到2020年底全球范圍內新冠疫情可能使1.3億人陷入長期饑餓狀態。“中國糧倉”再獲“滿倉”更顯意義重大。中國讓14億人口端穩“飯碗”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巨大貢獻,為全球糧食安全注入信心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機構副代表瑪哈·艾哈邁德9月6日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將有7000萬到1億人陷入赤貧。當下,世界糧食計劃署正積極調動資源,以滿足多達逾億人口的糧食需求。

    6日,第二十三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在中國農業大省河南駐馬店啟幕。瑪哈·艾哈邁德在開幕式致辭環節直陳新冠疫情對糧食安全帶來的沖擊,“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以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最快速度收縮,預計今年將有7000萬到1億人陷入赤貧。”

    瑪哈·艾哈邁德說,據世界糧食計劃署估計,在其設有辦公室的79個國家中,面臨重度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可能增長80%,即從疫情前的1.49億人增加到2020年底的2.7億人,每一個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國家都將面臨威脅。

    “解決日益嚴重的饑餓問題需要世界糧食計劃署作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道主義響應,以滿足逾億人口的糧食需求。”瑪哈·艾哈邁德表示,世界糧食計劃署正積極調動資源,以期通過社會保障、提高營養服務及支持糧食體系等干預措施,幫助、增強弱勢群體的抵御能力。

    在瑪哈·艾哈邁德看來,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中國在減少糧食不安全和貧困方面有著共同目標。“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和社會體系方面都面臨著挑戰,包括養活日益增長的人口、減少貧困、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等,因此在保障糧食安全和減貧方面需要在相應技能、技術的幫助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據農民日報此前報道,7月13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的新版報告《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估計,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饑餓,到2020年底全球范圍內新冠疫情可能使1.3億人陷入長期饑餓狀態。其中亞洲的饑餓人數最多,但非洲的饑餓人數增長最快。到2030年,世界上長期饑餓人數中將有半數以上位于非洲,這直接影響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2(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能否實現。

    在這一特殊背景下,“中國糧倉”再獲“滿倉”更顯意義重大。中國讓14億人口端穩“飯碗”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巨大貢獻,為全球糧食安全注入信心。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夏糧產量2856億斤,比去年增24.2億斤;早稻產量546億斤,比去年增20.6億斤。秋糧占全年糧食的比重是四分之三,能不能實現全年的糧食豐收,關鍵看秋糧。農業農村部研判認為,南方洪澇災害較往年重,但是是局部、階段性的,同時旱災偏輕,如果后期不發生大的災害,全年還將是一個豐收年。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早前表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稻谷、小麥兩大口糧自給率100%,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糧食短期需求變化不會對糧價產生持續影響。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可以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從容。

    由農業農村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自1998年啟動以來,已走過23載,成為了中國農產品加工領域具有風向標性的國際會議。據官方6日發布的消息,本屆投洽會吸引了全球4000多家企業參會,參會客商和專業觀眾將超3萬人。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兰坪| 波密县| 顺平县| 江陵县| 安平县| 南江县| 麻江县| 平远县| 万盛区| 芦溪县| 祁东县| 安义县| 镇宁| 九龙坡区| 大竹县| 漳州市| 聂荣县| 永嘉县| 凤凰县| 资兴市| 噶尔县| 临安市| 鄢陵县| 会昌县| 镇雄县| 龙门县| 凤阳县| 富平县| 辽宁省| 山阳县| 临汾市| 贵州省| 鸡西市| 丹巴县| 随州市| 苍梧县| 十堰市| 邵武市| 乌兰县|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