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主力建倉?如何通過成交量識別主力建倉(2)
以打壓方式建倉的莊家操盤風格非常兇悍,股價常是暴漲暴跌行情。莊家運用手中已有的籌碼,向下不計成本地大幅打壓,圖上出現價格直線式或瀑布式地向下走。通常在圖表上股價急跌三四個點之后在低位橫盤震蕩,集中了主要的成交量,莊家通過這一平臺吸納籌碼。這種走勢使散戶在心理上完全崩潰,走為上策,紛紛爭先恐后地出逃,而莊家則一一笑納。這種收集方式,在大勢向下調整時,或是個股有較大利空出現時,效果更佳。但要求莊家控籌程度高,實力強大,且跌幅不要過大,時間也不會太久。一方面,過分地打壓只能使更多的賣盤涌出,吃進的籌碼將比預期的要多得多,很難控制局面,一旦失控,滿盤皆輸。另一方面,若是實質性利好時,還會遭到其他對手的搶貨,從而造成籌碼損失。
莊家通過股價向下打壓,特別是深幅打壓,加重散戶心理負擔直至崩潰,從而奪取散戶手中的籌碼。
散戶如果還是淺套,股價又剛剛起跌時,可以斬倉出局,待低點補倉介入。如果股價跌幅已達到50%以上,不能盲目殺跌。
這種方式通常被上市公司莊家或券商莊家所采用,因為這種隱蔽式的收集不是通過二級市場來完成的,而是在一級市場上通過認購、配售新股或上市公司及配股承銷商出于配股順利進行的目的而進行收集的,因而這種方式根本無法在二級市場被發現。有時幾個莊家同時看準某一只股票,且持倉量相當,但任何一方都不敢擔當主莊而拉升股價,最后只好協議轉倉,讓其中一方獨攬籌碼。這樣各方得利。由于不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一般投資者難以在盤面上發現這種行為。
(七)隱蔽建倉
隱蔽式建倉這種方式通常被上市公司主力或券商主力所采用,因為這種隱蔽式的收集不是通過二級市場來完成的,而是在一級市場上通過認購、配售新股或上市公司及配股承銷商出于配股順利進行的目的而進行收集的,因而這種方式很難在二級市場被發現。有時幾個主力同時看準某一只股票,且持倉量相當,但任何一方都不敢擔當主莊而拉升股價,最后只好協議轉倉,讓其中一方獨攬籌碼,這樣各方得利。由于不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一般投資者難以在盤面上發現這種行為。
這類主力的坐莊意圖不十分明顯,主要根據一級市場所獲得的籌碼多少而定,有的甚至是被迫坐莊。
(八)利空建倉
主力有時借助政策面上的利空消息,來加強操盤力度。由于主力具有信息優勢,往往先于市場獲得內幕消息,從而預先做好接貨的準備。在利空來襲之際,逼迫部分投資者因為忍受不了壓力而出局,主力輕而易舉地順利接走散戶的恐慌性殺跌盤,達到迅速建倉或洗盤的目的。有時,主力與上市公司聯手,制造一些非實質性的利空消息或故意夸張利空消息事實,人為制造恐慌氣氛,損人利己來完成建倉任務。如從技術面上制造空頭陷阱,引發崇尚技術派炒手上當。這些都是最快也是效果最好的建倉或洗盤方式,故長期成為主力戲弄散戶的伎倆。
股諺語:利空出盡變利好,利好出盡變利空。據經驗總結,此諺語在假消息中實戰效果較好,但在真消息中就不管用了。如果在實戰中據此操作,恐怕吃虧的多。比如,利空消息出來是真的,可能引發股價大跌,股價不會在短期內產生升勢,如果按“利空出盡變利好”而介入,必將深套于其中。同樣,利多消息出來是真的,可能引發股價大漲,股價不會在短期內產生跌勢,如果按“利好出盡變利空”而出局,必然損失一大截利潤。因此,判斷消息的真假十分必要,是投資者必須具備的技術。
個股的恐慌性消息一般有:公司遭受突發性自然災害、高管層涉嫌經濟問題、公司面臨破產、公司造假、行業衰退、業績下降、原計劃(包括頁目、題材)被取消、公司涉訴或擔保、股權質押或凍結等,對這些消息是真是假,是大是小,撲朔迷離,投資者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更加容易引起恐慌氣氛。
其價量方面的主要特征如下:
(1)利空消息具有不可預見性和突然性,由于一般散戶不可能事先獲得某些內幕消息,一旦突然公布,使人措手不及,恐慌效果極盛。在盤面上,前幾天還十分堅挺甚至漲得好好的,突然受消息的打擊,引發股價的大跌,一根大陰線封閉了前面的數根K線,這種形態十分可怕。
(2)成交量明顯放大。主力往往通過大單刻意向下砸盤,引發拋單出現。如果成交量低于或平于前幾日而股價大幅下跌,則屬于無量下跌,一般假消息的可能性較大。
判斷消息真假的基本方法有:辨別消息來源。來自正規渠道的,可信度高;道聽途說的,可信度差。觀察盤面變化。真消息會大漲大跌,一去不回頭;假消息虛漲虛跌,很快會反轉運行。判斷消息性質。重大消息會引起股價的大幅波動;一般新聞不會引起股價的大幅波動。看消息的透明度。公開明朗的消息可以作為買賣依據,朦朧傳言的消息可信度差,不能作為買賣依據。看漲跌幅度。假消息跌幅較淺,一般在10%~20%;真消息跌幅較深,一般超過30%。從時間上看。假消息持續時間較短,股價很快復位甚至超過前期峰點,可以追漲介入做多;真消息持續時間較長,股價難以回升,可以割肉殺出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