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字號 請不要再倚老賣老!
2020年,很難。做餐飲的,雪上加霜。老字號餐飲,甚至有點窮途末路。
8月底,老字號餐飲鼻祖全聚德(行情002186,診股)發布半年報,爆虧1.48億!
9月中旬,有客戶在狗不理包子店吃得不滿意就拍了視頻發網上,結果狗不理居然報警回擊……
近日,幾位微博大V去吃赫赫有名的厲家菜,3000元一桌的飯卻“非常糟糕”,在微博熱搜上引發群體吐槽。
歷史與今天
明清時代,得益于商品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諸多老字號也誕生在這一時期。據統計,目前全國1128家老字號平均年齡超過142歲,行業分布中,食品加工和餐飲服務類合計占比接近一半。
現存的食品餐飲類老字號大多誕生于清朝中后期,比如北京的全聚德、便宜坊,上海的沈大成、杏花樓,天津的狗不理、十八街麻花,廣州的廣州酒家(行情603043,診股)、陶陶居等。
在過去市場競爭不激烈、民眾整體消費水平偏低的時代,老字號餐飲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只要店開著,就不愁客人不來;只要菜品沒有問題,就不會有顧客的埋怨與吐槽。
但近些年,諸多老字號頻繁發生菜品質量不高,價格昂貴,服務差,還不接受批評建議的案例,老字號跌落神壇。
“去北京別吃全聚德”、“去天津別吃狗不理”、“去揚州別吃富春茶社”、“去上海別吃老半齋”。類似的說法現在網絡上數不勝數。
從過去必須推薦本地最有特色的老字號,到現在是去哪都比去這些老字號強。不知從何時起,老字號已經走向了普通消費者特別是本地居民的對立面。
市場經濟浪潮下,消費者從沒有選擇到選擇出現困難癥,諸多市場潮流的興起成為壓垮老字號餐飲的最后一根稻草。
慘不忍睹
老字號們在消費市場反映出的問題可能還存在爭議,但這些問題在資本市場卻袒露無疑。
2020年的A股市場,迎來第三家老字號純餐飲企業——同慶樓(行情605108,診股)。
創立于1925年的蕪湖同慶樓,在北京、南京、武漢、合肥等城市都有留下足跡。公司主要菜品有牛氣沖天、黃山臭鱖魚等,此次募資主要用于新開12家連鎖酒店。
同慶樓上市實現4連板,市值上很快就力壓同行全聚德和西安飲食(行情000721,診股),雖然目前同慶樓股價再度跌破首日開盤價,但仍舊是餐飲老字號一哥。
這并非同慶樓有多強,而是全靠同行。只要范圍足夠精準,誰都能成為王者。
1997年就上市的西安飲食,23年間累計凈利潤為2.12億元,每年不到一千萬,而且在 2019年虧損4700萬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再虧7000萬。
知名度更高的全聚德業績相比好很多,平均每年盈利接近1個億,但危機也在顯現,2019年業績接近腰斬,今年上半年直接爆虧1.48億。
同慶樓在業績上相對穩健,2018年凈利潤達到2億元,2019年僅微跌1.35%,今年上半年下滑幅度不到30%。
資本市場上,無論是股價表現還是經營業績,老字號餐飲可謂是“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慘不忍睹。
為什么會股價一蹶不振?因為業績差,更沒有成長性。
為什么沒有成長性?因為在客戶怨聲載道下,仍然不改進服務、不專注創新。
而餐飲企業在服務和創新上,只要想學習,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多如牛毛。
后起之秀
要說歷史,在一眾老子號面前,很多后起之秀可能連孫輩都算不上。
1952年創建的肯德基,1987年在北京開第一家店,正式進入中國。30多年間,在中國開出超過6000家門店。是什么支撐著肯德基的快速發展?永不停息的創新。
剛進入中國時,肯德基也僅僅有吮指原味雞、雞汁土豆泥等8種產品,在很快滿足了第一波追求時尚的消費者后,肯德基很快認識到整個行業和消費群體的變化。
進入中國的“洋品牌”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這些餐廳的認可度不再趨之若鶩。肯德基在“立足中國、創新無限”上下功夫,不斷推陳出新。比如,菜品上從北京雞肉卷到米飯套餐,從龍蝦堡到鹵煮串串等等,基本上每隔幾天就會有新品推出。除此之外,肯德基還對公司戰略、品牌標識、廣告語等不斷改進。
西式快餐都能想出創新的法子,魅力無窮的中餐想要創新應該是“小菜一碟”。
如果說肯德基這類快餐跟中餐有差距,那1994年才創立的海底撈卻在20多年間成為中國餐飲當之無愧的第一。靠的是什么?細致入微的服務意識。
排隊等位時提供免費零食和擦鞋、美甲服務,服務員陪你玩游戲、唱歌跳舞,與顧客隨時互動交流等,每一位進入海底撈的顧客都本辦法感受到這種體貼的服務無處不在。
做火鍋的這么多,海底撈的菜品也很難和別人做出太多不一樣,但其就是憑借這種體貼入微的服務,贏得了顧客的好評,形成了品牌效應。
肯德基的創新、海底撈的服務,這些后起之秀的成功著實值得老字號們好好反省。
不要倚老賣老
老字號創新的案例也是不勝枚舉。大白兔跨界美妝、飲料甚至服裝,五芳齋粽子在口味和渠道上創新轉型走向全國。
所以,不是時代拋棄了老字號,而是很多老字號跟不上時代。
餐飲企業是最能檢驗品牌生命力的載體。老字號能延續百年歷史,靠的就是正宗地道、貨真價實、服務消費者。不能在走過百年歷史后,只剩情懷,忘了是如何出發的。
有些記憶再老,依然有它的溫情;而失去了那些靈魂,再老的字號不過徒有虛名。
餐飲老字號們,請不要再倚老賣老,放下身段、積極創新,才是你應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