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股票解禁的種類
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
在股票上市的時候,有些事原始股東或者員工持有的股票。由于這些股票要有一定的持有年限,在這段時間內,不能交易。所以當他們期限到了,可以交易了,就叫解禁。
為什么要限制一些股票的流通?
其實股票限售主要限制的是公司上市前的原始股東。
一般來說,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持有的股份要求鎖定至少36個月,也就是在三年內不能在市場交易,其他股東持有的股份一般鎖定一年。
股東的這個鎖定期承諾,要求在招股說明書和上市公告書中披露。
股票限售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穩定股價。
避免原始股東在公司上市后馬上賣出手里的股票。
你想,原始股東往往持有大量公司股票,如果一上市就在股市出售,短時間內股票的供給突然增加,需求卻沒有明顯變化,股價就會出現大幅下跌。
二是為了長期綁定原始股東,保持經營管理的穩定性與持續性。
避免出現公司一上市,原來的股東就套現跑路的情況。
兩位會計學者研究過580家英國上市公司,發現鎖定期每增加12個月,公司的存活時間平均延長27%。
還有研究發現,公司上市后原始股東手里保留的股份越多,公司長期業績越好。
事實上,有些公司會主動延長原始股東的鎖定期,這通常是一個好的信號,說明原始股東愿意對公司做出長期承諾。而這些公司的質量也往往更好。
所以,根據交易所上市規則,公司申請上市時,原股東必須做出相關鎖定期承諾。等鎖定期結束,原始股東就可以解禁手中的股票了。
股票解禁的種類
股票解禁的股票分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發的股份或IPO新股限售。這些股票都在以前購買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解禁只是一個時間窗口,意義就是解禁當日開始,解禁的股票就就可以交易套現了,當然何時減持由持股股東決定。
“大小非”中的非是指非流通股,由于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持股低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于5%的叫大非。
新股限售是指,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等。
股票解禁對股價的影響
股票解禁,對大股東來說是好消息,因為他們入股時的價格通常很低,現在終于能夠高位變現,可以賺到不少錢。
但是對市場上的中小股東來說是利好嗎?
有會計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限售股解禁后公司股價普遍下跌。
下跌幅度一般跟兩個因素有關:
一個是看你解禁前的業績情況,業績越好的公司受到的影響相對越小;
另一個是看你的解禁比例。解禁比例越大的公司股價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作為中小股東,在解禁前后,你要知道公司的股票風險會加大,同時,你也要多關注企業在這前后有哪些資本運作。
股票解禁是利好還是利空?
解禁的股票并不是說一定要全部當日拋售,可以繼續持有,也可以選擇拋售,什么時候拋售,都由持有人自己決定,解禁后采取減持,對市場來說當然是利空。
非流通股的解禁對股票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除非該股出現嚴重的問題從而導致大非和小非的恐慌性拋售,從而使該股一瀉千里。
股票解禁前會拉升嗎?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股票解禁前有拉升的可能性,這是為了方便股票利益方可以在高位減持而導致的。正所謂主力到這市場都是來賺錢的,若是在他解禁前股價就持續下行,那么到他解禁的時候他能兌現的利潤就極為少了,因而利益方多數情況下會在前期維護下股價。當然也存在不拉升的情況,這些變化主要還是看主力資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