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股市漲債市就跌?股市和債市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股市漲債市就跌?股市和債市有什么關系?
債券收益率的增減對股票市場有一定的影響,股市走弱伴隨著債市走強,股市走強則引發債市調整,這種此消彼長的負相關關系體現在兩個方面:從短期來看,股市爆發性的上漲所帶來的財富效應,會使得低迷期防守于交易所債市的資金分流,引發債市的階段性調整;而股市的持續疲弱則會使風險厭惡型資金流人債市,推動債市走強。
另外,既定存量條件下的資金在金融市場不同子系統之間的流動,構成了這種蹺蹺板效應的短期特征。但是從長期來看,國債的收益率的本質是一種無風險利率,而股市要求的投資回報則是的一種風險收益率,兩者之差構成了市場風險溢價。風險溢價在不同階段表現為不同水平:理性條件下股市的走強往往意味著一輪經濟周期的啟動,伴隨著收益率水平的提高,將推動均衡利率的水漲船高,從而引發債市的下跌;在經濟周期的下降階段情況則正好相反。
就美國市場來說,收益率的計算方式是債券價格除以票面利率。因此如果債券價格下跌,收益率就會升高,因為大致上來說,票面利率并不會改變。政府債券是一種十分安全的資產投資,因為美國政府付不出利息或還不了本金的機會微乎其微。如果這種情形真的發生了,那表示全世界也已經陷入瘋狂的金融風暴中,投資者應該有比手中債券價格下跌更嚴重的事情需要擔心。一般而言,股市因為風險較高,相對的平均投資回報率也較高,年回報率大約是6%~8%之間,而美國債市可說是毫無風險,年回報率約在1%~3%之間。
就20世紀前半段而言,市場變化的確如此。觀察1998年及2003年初的5年政府債券收益率,可以發現股市與債市的走勢,在網絡泡沫化時期,呈現相反的態勢。
但是,這種規律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據賴特遜投資公司首席經濟分析師勞·克蘭斯敦分析:“1960年之前,股市與債市幾乎不曾同漲同跌,但是之后市場的發展開始出現股債齊揚的情形,在20世紀80年代債券甚至扮演著激勵股市的角色,在20世紀90年代情況則演變為股市帶動債市。”
股市與債市的關系到底是聯動還是蹺蹺板,業界眾說不一。事實上,這是由于資金聯動所導致,資金的聯動將導致債市往往領先于股市一段時間,這就形成了時而聯動、時而蹺蹺板的股市、債市波動曲線。
對于這樣的異動,投資人無須太費苦心,因為股市的價值基本上取決于股票的基本面,而公債的價值則取決于通貨膨脹、其他經濟因素及國家政府債權的信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