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1平方納米儲存單位面世!將應用于消費電子等產業領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 報道,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厘米,與目前的商用閃存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于科學家研制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芯片,應用于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

      新聞詳情: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得克薩斯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小的記憶存儲設備之一,由一種二維材料制成,橫截面面積只有一平方納米。這種被稱為 “原子電阻”的裝置是通過單個原子的運動來工作的,這將為具有難以置信的信息密度的更小的記憶系統鋪平道路。

      這種新設備屬于一類新興的電子器件,稱為記憶電阻(Memristors),它使用電阻開關存儲數據。從本質上講,當某種材料暴露在一定的電壓下時,其電阻可以切換,變得更強或更弱。這種現象可用于將數據寫入設備,隨后可測量其相對電阻以“讀取”存儲的數據。

      在這種情況下,這種電阻開關是通過單原子移入和移出納米級孔來處理的,這將改變材料的導電性。有關材料是二硫化鉬,盡管該團隊表示,這一概念也應該適用于一系列類似的材料。

      “縮放的科學圣杯是下降到一個原子控制記憶功能的水平,這就是我們在新研究中完成的,”該研究的相應作者Deji Akinwande說。

      該團隊表示,新裝置是有史以來最小的原子存儲器單元。二硫化鉬被制作成尺寸為1×1納米的薄片,厚度只有一個原子。如果要擴大規模,它可以用來制造每平方厘米約25TB的存儲容量的芯片,這比目前的閃存所能提供的容量高100倍左右。它運行所需的能量也更少。

      “這項工作取得的成果為開發未來一代應用鋪平了道路。。。。。。如超密集存儲、神經形態計算系統、射頻通信系統等。”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項目經理Pani Varanasi說。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门区| 阳西县| 高邮市| 蒙城县| 江口县| 刚察县| 铜鼓县| 辽阳市| 岗巴县| 武宁县| 铜川市| 仪征市| 大邑县| 安岳县| 五家渠市| 南阳市| 凉山| 全椒县| 耒阳市| 浏阳市| 巴彦淖尔市| 南溪县| 思茅市| 西昌市| 北海市| 南阳市| 贵南县| 八宿县| 天镇县| 茌平县| 东平县| 宣汉县| 白水县| 西青区| 黄浦区| 牡丹江市| 神木县| 商丘市| 阿坝县| 淮南市|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