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如何用PE估值?PE估值模型及實操案例

      PE,PB,PEG,還有市銷率,市現率,未來現金流折現模型如此等等,一度把本人弄得頭暈目眩,好些晚上思考至深夜而不得接。看了一些投資相關的書,包括會計類教科書,一些名人的博客,依然不得要訣。最近有所收獲,發現大道至今,回歸和擁抱了PE估值法,有種從猩猩進化成人類的感覺呵呵,這正是筆者今天想要談的。

      一、自由現金流模型

      談到估值,必然離不開最本質的方法,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因為買資產就是買資產的未來現金凈流入呀。這個模型不展開深究,如果不了解,可以閱讀雪球石-STONE的文章《估值的要領》,暫時是本人閱讀過的寫未來現金流折現,對本人最有啟迪性的一篇文章。

      要讀懂這個模型,個人覺得也需要一些財務和數學的基礎,才明白其建模和推到的過程,其模型最終如下:

      內在價值=現有自由現金+ 未來N年自由現金流折現 + N年后永續年金折現

      當前 + 成長期 + 成熟期

      內在價值=FCF0/(1+R)^0+ FCF1/(1+R)^1+……FCFn/(1+R)^n+FCFn*(1+g)/(R-g)

      此模型本已經是一種簡化模型,筆者覺得很有必要先進行說明。

      首先,其簡化了企業的周期。

      模型簡化了一般企業的生命周期,經歷初創,成長,成熟,衰落,死亡,好比一個人一生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你要明白,永續增長不過一種理想情型,很多企業很快死亡,是無法使用此模型的。我們沒必要去糾結這個永續增長,一個企業只要經營的時間越長,想百年老店,其成熟期的現金流著折現值就越接近公式的結果了。

      另外,企業的發展并非經過成長期就永續增長了,其可能會二次創業,成長,成熟,再成長,成熟,模型也簡化了其中的波折。

      其次,簡化了企業的盈利穩定性。

      很明顯,模型中的企業是具有穩定營利性的,一年比一年多,盡管企業不可能做到,因為經營總有波折,誰能保證每年盈利都穩步增長呢?我們也沒必要去糾結這個,但要明白,能適用此模型的企業,必然是能夠穩定盈利的公司,如貴州茅臺。強周期的公司,是不適用的。

      最后,簡化了現金流。

      這個很關鍵,又很容易被忽視,所謂的自由現金流,你隨便上網搜一下,發現自由現金流的計算也是毛估估的,甚至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算法。其實這點非常重要,一家公司如果無法帶來自由現金流,他對我們股東是沒有多大價值的。凈利潤不過是個一會計規則算出來的值,如果不能包含豐富的自由現金流,就是一個干巴巴的數字,其便是虛的,猶如水中花,井中月。

      明白這點,那些需要每年支出大量資本支出,尤其是典型的總資產公司,是無法使用此模型的。

      上述的說明,是本人認為必須要重新闡述的。

      二、PE估值模型

      下面開始講述PE估值,其到底如未來現金流的源頭有什么聯系呢?

      石大《估值的要領》一文,曾很鮮活地用了一個標準的“理想集團”做估值,100億利潤,每年90%自由現金流,當年可支配0,10年成長期,10%增長,10%折現率,3%永續增長年率,得出了常用的PE=22.4。

      那么,具體用到實操中,具體到個股,難道也要這樣完整算一次嗎?從純數學來說,未來現金流折現模型,其中的參數小小的變動,結果就會產生極大的差異。例如折現率用10%和8%,例如成長期10年,和5年,增長率20%,和10%,永續增長3%和4%。難怪也有人說,用現金流折現模型算內在價值,好比用望遠鏡眺望遙遠的星球。而這些變量,作為普通人去推度,非常困難,只能說我們要學習這種思維模式,但不要真用計算器計算。正如芒格說也沒見過巴菲特用計算器一個估算過,真的要用計算器算而得出一點可憐的利潤,那不如不要好了。

      無論怎么說,現金流折現模型是最本質的,但具體到實操的層面,我認為也必須繼續簡化,寧要模糊的正確,也不要精準的錯誤,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談到的PE估值法。

      PE估值法,在股市中基本是最常用最實用和普遍了,借用閑大的《慢慢變富》一書中的話,“市盈率是一種市場普遍預期的直白表達,它是現金流折現模型的簡化模式,與公司的內在價值相關”。

      閑大一書中,把公司的內在價值簡化為:內在價值=凈利潤*市盈率

      對于穩定盈利,永續增長,現金流充裕的處于成熟期的公司,成熟期的現金流折現便是

      FCFn*(1+g)/(R-g),用凈利潤代替自由現金流FCFn*(1+g),用PE代替1/(R-g),未來現金流折現模型便可簡化為PE估值模型。

      各行各業的PE的市盈率不同,結合未來現金流折現模型,就可略知一二了。

      商業模式的優劣,具有經濟特許權的企業,長壽的企業,穩定盈利的,企業市盈率就相對高。

      生命周期不同,例如處于朝氣蓬勃時期的企業,市盈率估值就相對較高,如此等等。

      另一方面,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越高,越接近凈利潤,那么其內在價值就更接近此公式。很顯然,自由現金流月充裕的公司,內在價值也越大,就能了解不少消費股為何能在全世界各地享受著很高的估值。

      了解了這一行的密碼,我也有些從大猩猩向人類進化的感覺,一下子解開了不少迷霧。實操中,用這種簡單的方法推送,很妙!

      閑大一書中,也給了一個簡單的實操案例,貴州茅臺13年跌倒了10倍市盈率,設想,10倍市盈率買入,5年,10年后市場如果還是給10倍市盈率,那么公司的業績增長率就等于你個人的收益率,一旦戴維斯雙擊,那收益率就很可觀了。

      歷史證明也確實如此證明了。

      三、PE估值的實操案例

      有人統計過標普500140年的收益率6.48%。但我們不要拉得那么長,股市的報酬率是7%-12%,投資人的合理報酬率應該基于此,則未來現金流折現模型的折現率要基于此。折現率不應該用個人的預期報酬率進行折現,否則內在價值受到人為的欲望影響過大。

      模型中的折現率R,可以理解為無風險報酬率+風險溢價,而股市長期的收益率,減去無風險利率便是風險溢價,這個溢價其實是屬于一定范圍的,并非自以為是,任意調高,覺得風險越大收益越大,賭一把樂視,ST股之類的。

      一個公司的確定性,穩定盈利性,長壽性等越明顯,公司質地越是優質,投資人給與的風險溢價便更低,其享受的PE便可以更高,舉個例子,貴州茅臺,A股股王,假設取折現率7%,永續增長3%,則能給與1/(7%-3%)=25PE,永續增長取4%,1/(7%-4%)=33PE。

      于是,我們便能理解,為何以茅臺公司如此體量和市值規模,如今仍能撐起如今的PE。

      但是,關于PE估值,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預期報酬率。雖然茅臺成熟期甚至能撐起25-33PE,并不意味著我們要買入就能取到滿意的收益,因為你要想到,成熟期25PE買入貴州茅臺,你的折現率不過是7%的水平,假設市場維持這個估值,你的收益率不過是茅臺的永續增長率3-4%而已,和買理財產品買國債的邏輯是一樣的。

         牛仔網微信號:牛仔網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山市| 长汀县| 米易县| 日照市| 新竹县| 桓台县| 洪雅县| 通州区| 界首市| 武定县| 武汉市| 南岸区| 东莞市| 鞍山市| 漯河市| 库伦旗| 麻江县| 颍上县| 宣威市| 高雄县| 资阳市| 云南省| 会东县| 闽清县| 错那县| 岳池县| 林芝县| 乐昌市| 泸溪县| 拜泉县| 四平市| 白玉县| 武威市| 铁力市| 类乌齐县| 岢岚县| 郓城县| 潜江市| 东城区| 禄劝|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