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6萬韓國5G用戶重返4G 原因系5G產業信號差收費貴?
據報道,日經亞洲評論消息,近日韓國廣播和通信委員會成員洪貞敏表示,因消費者對5G質量低劣、覆蓋范圍不足和收費高昂不滿,有多達562656人已從5G切換回4G服務,占韓國三家國內移動運營商5G用戶總數的6.5%。
資料顯示,韓國于2019年4月1日開始了5G網絡的商用。來自韓國科學與ICT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韓國5G用戶數達到925萬,較上個月增加59萬以上。目前,韓國5G用戶數占據該國總計7020萬移動用戶數的13.2%。
而在中國,5G也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
悄然消失的4G套餐
隨著5G的普及,5G成為眾多用戶的選擇,而三大運營商在財報中也會把用戶數據一一披露,似乎用戶越多,就能證明其實力更加雄厚,但真相真的如此嗎?
實際上,雖然5G用戶眾多,但基于C端的5G消費,并沒有給運營商帶來足夠的運營資本。
據了解,一個5G基站的建設費用成本約60萬,而在5G部署成熟期的單價會降至30萬-40萬元。另外,5G網絡的部署還包括傳輸網、核心網,傳輸網折合到單個基站上的成本約為5萬-10萬元。
在如此龐大的成本之下,還需添加運維成本——日常維護及電費,同時還有損壞維修等內容。而這些費用,基本交由國家支付——如果5G基站建設如果單靠運營商進行投資,那么國內無法在短短一年時間完成如此龐大規模的5G基站部署。
而國家也為三大運營商定下了目標——每年必須實現預計金額的盈利。
為了快速完成這一目標,三大運營商開始兵分兩路——針對B端及C端開始全力推動5G的商業化應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B端市場,由于5G處于發展初期,各方面產業鏈并不完善,特別是在疫情過后,全國產業都經歷了一輪“淘汰賽”,部分企業被迫退出這一市場,從而使產業鏈出現了一定的波動。
為此,B端用戶對于5G市場依然保持一定的觀望態度,雖然他們也知道5G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現行的4G已經實現了大部分功能,且一旦決定進入5G市場,那么其成本將隨之提升。
為此,C端用戶成為當前運營商最為直接的客戶——C端與B端企業不同的是,一旦達成使用協議,并不會隨意進行更改,特別是在習慣使用5G后,大部分用戶并不會退回4G。
- 上一篇:沖鋒衣質檢50件中4成不合格 名單涉及Jeep諾詩蘭等公司品牌
- 下一篇: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