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 火爆難掩充電焦慮
“‘雙11’優惠活動加上最近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最近幾天來看車的顧客明顯增多。”11月10日上午,成都市區一家小鵬汽車體驗中心人頭攢動,忙碌中的銷售如是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而他提到的政策,正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要達到新車銷售的20%左右。
事實上,近幾個月來,新能源汽車銷量一直較為火爆,直接帶動股票市場新能源板塊崛起,如今疊加政策加持,更是帶來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沸騰。但金融投資報記者調查走訪發現,新能源汽車線上線下火爆背后,仍有不少痛點亟需解決。
汽車門店:線上成爆款 線下顧客絡繹不絕
像小鵬汽車體驗中心一樣忙碌的新能源汽車門店不在少數。11月10日,金融投資報記者隨機走訪了特斯拉、小鵬汽車、蔚來、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等多個位于成都市區的門店發現,即便是工作日,前往門店看車的顧客都絡繹不絕,多位銷售也明確向記者表示,近期咨詢購車的人數明顯上升。
“最近來看車的人很多,如果試駕的話最好選擇工作日,周末一般人都比較多。”一家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記者粗略統計,在11月10日上午近半個小時的時間里,陸續有7批顧客來到該4S店看車,而該時段為工作日上班時間。
同線下銷售火熱有得一拼的是,“雙11”線上新能源汽車成為爆款。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凌晨1點,在天貓上看車的人數超過1300萬,其中33萬人在線訂購新車,且今年參加的汽車品牌數創下新高,覆蓋五十多個主流品牌及其全國三百多個城市的逾7000家經銷商。其中,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比亞迪、廣汽本田、長城、捷途、奇瑞、上汽通用別克、五菱寶駿、WEY成為天貓十大最熱銷汽車品牌;同時,小鵬、長城歐拉、哪吒、奇瑞新能源、威馬成為最受歡迎的新能源品牌。以小鵬為例,累計訂單超1.8萬單。
不止成都,受上海外地車牌限行新政影響,上海地區新能源汽車銷售更是盛況空前。據報道,理想汽車單店周末平均一天可以賣出30輛新能源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89.4萬輛,受疫情影響,同比去年的94.7萬輛下降5.60%,但自8月開始,無論同比還是環比,產銷量均持續大幅增加。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6萬輛和1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7%和25.8%;9月,產銷分別完成13.6萬輛和13.8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48.0%和67.7%;10月,產銷分別完成16.7萬輛和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9.7%和104.5%。
具體到車企,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也創出歷史新高。比如,10月,理想ONE交付3692輛,連續3個月刷新單月交付量紀錄;小鵬汽車單月總交付量達到3040輛,同比增長超200%;蔚來交付新車5055臺,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同比翻番,并自今年3月以來連續第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資本市場:市值超寶馬 財富效應激發上市潮
新能源汽車產銷快速上升,疊加政策刺激,令上市車企乃至整個產業鏈均迎來一波行情。
數據顯示,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自6月以來持續拉升,截至11月12日收盤,累計漲幅達到55.14%。其中,比亞迪(002594)自今年6月開始便持續拉升,截至11月12日收盤,股價累計上漲近兩倍,年內漲幅更是高達255.47%;天賜材料(行情002709,診股)年內漲幅266.97%;億緯鋰能(行情300014,診股)年內漲幅141.71%;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年內漲度139.31%。此外,五菱宏光MINI EV上市之后銷量表現優異,直接帶動其供應商松芝股份(行情002454,診股)等股價大漲。
此外,在美上市的中概新能源造車新勢力也迎來高光時刻。截至11月11日,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市值分別達到581億美元、209億美元和241億美元。以蔚來汽車為例,今年6月開始,公司股票持續大漲,累計漲幅高達982.41%,其市值自11月4日超過500億美元之后仍在持續上行,市值已經超過寶馬、通用等傳統車企。
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上市時間稍晚,分別于今年7月30日和8月27日在美上市。其中,理想汽車截至11月12日已連收5根月K陽線,表現十分強勢,上市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到51.71%,11月以來漲幅高達23.79%。小鵬汽車則后來居上,本月漲幅已超過73%,上市以來漲幅也達到58.01%。
有了蔚來等擁抱資本的范例在前,越來越多的國內新能源汽車也相繼傳出要登陸資本市場的消息。
7月20日,哪吒汽車表示,已啟動C輪融資,并計劃于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9月26日,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表示,正考慮IPO;10月13日,證監會披露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關于威馬汽車輔導備案情況,威馬汽車計劃在科創板上市;10月20日,恒大汽車表示,已于9月22日進行了科創板上市的備案;10月27日,愛馳汽車表示,正在準備登陸科創板,計劃2021下半年實現IPO。
近日,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也公開表示,“預計明年年底或者后年IPO。”雖然其并未明確表態零跑汽車預計上市的板塊,但業內普遍認為,零跑汽車大概率會沖刺科創板。
車主吐槽:充電時間長 性能衰減問題未解決
“前段時間,跟朋友約了到康定耍,我開比亞迪半路需要充電,結果朋友已經吃完飯了我還在路上……”盡管新能源車近來產銷兩旺,資本市場也給出較高估值,但金融投資報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無論是新能源汽車車主還是沒有接觸過的人,其對新能源汽車均有疑慮。成都市民劉先生即是其中一例。
劉先生在2018年購買了比亞迪宋,平時多在成都市區內使用,體驗一直不錯。有一天其父母開走了家里的燃油汽車,劉先生只能開比亞迪出行,于是就有了上述對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吐槽。
事實上,劉先生的吐槽并非個例。盡管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但“痛點”仍在。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車主廖軒,2015年因好奇而入手特斯拉,但去年已換成了保時捷;今年10月剛購買理想ONE的車主施先生,明確表示不敢開著出遠門,雖然目前使用過程中還未遇到過問題,但其還是認為新能源汽車技術不夠成熟,“電池本身也是易燃易爆品,
未來希望能增加續航能力和穩定性。”在記者走訪新能源汽車門店時了解到,準車主咨詢最多的也是電池、續航等問題。
西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系主任蔡云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新能源汽車的痛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車價格偏貴;二是電池使用壽命及性能衰減問題始終未能解決;三是續航及充電時間問題;四是目前不少消費者不能正確理解新能源汽車,常常把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進行比較。在蔡云看來,“短途方面,新能源汽車完勝燃油車,不管是在操縱體驗感、舒適性還是噪音等方面。”
新能源車產銷暴增的同時,也面臨不少“成長的煩惱”。去年,蔚來汽車因電池安全隱患召回ES8車型4803輛。今年11月6日,理想汽車宣布召回10469輛理想ONE,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于前懸架下擺臂球銷脫銷力設計原因,車輛受到碰撞沖擊時可能導致前懸架下擺臂球銷脫開,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操控,極端情況下會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此外,在今年10月28日,由于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存在起火風險,威馬汽車宣布召回1282輛電動汽車。
化解痛點:政策要跟進 強研發降成本
高產銷、高股價伴隨著吐槽和“煩惱”,新能源汽車還迎來政策加持,勢不可擋。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要達到新車銷售的20%左右。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10月中國汽車銷量257.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6萬輛,占比僅6.22%;而5年時間要達到20%占比,如何實現?
“汽車工業發展到今天,節能環保已成為全球共識,新能源的發展符合未來趨勢,誰也無法阻擋。國家出手系統性規劃行業發展,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肯定是利好,將進一步加快行業健康發展。”曹操出行大數據研究院負責人段旭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從目前持續增長的銷售數字來看,尤其是蔚來、小鵬、威馬等新造車企業的快速崛起,國內主流合資車企和頭部自主品牌,都在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所以,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比例要達到20%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此舉也意味著再過5年,新能源汽車年銷售達到600萬輛以上。目前,補貼滑坡之后,對新能源汽車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一痛點很快就會過去。
對于20%的目標的實現及新能源汽車痛點的解決,蔡云和段旭的觀點不謀而合,均表示可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加強技術研發,降低成本,解決里程焦慮;其次,法律法規頂層設計后,優惠政策不斷跟進;第三,完善充電樁等配套,令使用更方便;第四,在國家可管控的公交、物流等領域大力倡導使用;第五,促進新材料、5G、無人駕駛等技術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第六,轉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
比較好的消息是,像曹操出行這樣的共享出行平臺,從誕生開始就是新能源汽車堅定擁躉者。據段旭介紹,目前,曹操出行依靠平臺大量的運營數據,正在籌劃打造一輛專屬于出行市場的無人駕駛汽車,即無需安全員,完全自動化的無人駕駛汽車。同時,曹操出行目前也在測試換電模式的網約車,換電不僅實現了網約車技術上的創新,也極大增加了運營效率,釋放出了更大的行業潛力。
事實上,加上五菱宏光MINI等低價產品的出現、特斯拉定價下降,切片電池、特斯拉無耳電池等技術的發展及“換電模式”的應用,均給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