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擬引寧德時代入局 大手筆增資28億 中法人壽能否“絕處逢生”?

      增資坎坷、借錢度日的中法人壽或將“絕處逢生”。

      要說壽險行業內最慘的險企可能就是中法人壽了,自大股東中國郵政離開后,中法人壽的日子過得可以說是一天不如一天。償付能力的不足直接影響到了中法人壽的業務,公司只能向大股東借錢度日。

      然而近日中法人壽的一則公告表示,公司的苦日子似乎就要熬出頭了。

      《每日財報》了解到,中法人壽多年來的謀求的增資計劃終于有了眉目。此次公司擬引進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青山控股、貴州貴星三家新股東,若增資方案獲批,增資后注冊資本躍升至30億元。

      而法國國家人壽、北京人濟九鼎兩家老股東則將退出。不過屆時,如何應對新股東與經管層的摩擦,如何發展業務以從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也將成為中法人壽需要直面的挑戰。

      郵政離開后沒落,前兩次增資未果

      中法人壽成立于2005年,由中國郵政和法國人壽投資,注冊資本2億元,雙方各持中法人壽50%的股份。作為中外合資險企,中法人壽剛成立便備受矚目。

      成立初期,中法人壽相關負責人就宣稱,不同于其他保險公司產品銷售分三條線,代理人銷售、團體保險和通過銀郵等渠道銷售保險,中法人壽只做第三條線。

      因背靠中國郵政,中法人壽的保費迅速從2006年的1905萬元,增長至2009年的2.7億元。但好景不長,隨著2009年,中國郵政獨資設立中郵人壽后,中法人壽逐漸被冷落,經營情況每況愈下。

      2015年4月,保監會終于批復同意中國郵政將其持有的50%股份中的25%股份轉讓給鴻商集團,25%股份轉讓給人濟九鼎;法國人壽將其持有的25%股份轉讓給鴻商集團。

      股權轉讓后,中國郵政正式退出中法人壽,中法人壽股權結構變更為鴻商集團持有50%股份,成為控股股東;人濟九鼎和法國人壽各持股25%。

      雖然股權變更了,但增資卻久久不到位,眼看著公司一天天陷入困境,中法人壽只得推出增資計劃,謀求增資重組。具體而言,中法人壽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推出了兩套增資方案。

      2016年,中法人壽擬新增注冊資本13億元,除原股東鴻商集團、人濟九鼎分別欲增資6.5億元和3.25億元外,還擬引入新股東長久實業和國盛投資,兩家新股東均擬出資1.625億元計入新增注冊資本。

      2017年,中法人壽的增資方案中,增資額仍是13億元,但引入的新股東發生了變化。其中原股東鴻商集團和人濟九鼎參與增資,分別出資4億元和1.74億元;另有新股東長久汽車、寧德時代分別欲增資4.29億元、2.99億元。

      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中法人壽的這兩版增資方案均沒能成功落實,直至今年,公司再次推出了新的增資方案。

      此次方案較2017年的增資額增加了15億至28億元,引入新股東名單也變為寧德時代、青山控股和貴州貴星,且原股東法國人壽、人濟九鼎均欲退局。

      中法人壽能否摘掉中外合資的帽子,摘掉這頂帽子后,公司的發展能否更為順利?《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償付踩“紅線”已久,大股東四年借給2.8億

      增資方案難以落地,直接影響到的,便是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

      據中法人壽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4408.67%,相較第二季度的-22687.57%與第一季度的-18227.01%,缺口不斷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法人壽最新一期的風險評級為D。公開資料顯示,自中國郵政退出后,2016年第三季度,中法人壽的風險評級由B類降為C類,緊接著在第四季度又降為D類。

      此后,中法人壽的風險評級持續為D類,公司還因多年風險評級不達標而被迫暫停業務。此外,中法人壽今年第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為0,凈利潤-1217.44萬元;前三季度累計保險業務收入7.06萬元,累計凈資產為-2.48億元。

      在償付能力報告中中法人壽坦言,公司目前面臨的風險主要為: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公司總體償付能力低于監管要求水平;公司流動性不足,自公司2005年成立以來,資本金從未得到補充,因持續虧損,資本金已消耗殆盡,現金流持續凈流出,自2007年4月即出現流動性枯竭情形;人員不足,因目前公司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

      陷入泥濘的中法人壽,在困境之下只能牢牢地抓住大股東鴻商集團這根“救命稻草”。而大股東鴻商集團也可謂“不離不棄”。公開信息顯示,中法人壽自2017年起,就開始向鴻商集團借錢度日。

      據《每日財報》不完全統計,2017年,中法人壽向鴻商集團累計借款9次,共1.31億元;2018年,累計借款9次,共6910萬元;2019年共5次借款合計5400萬元。

      最近的一次借款是在9月22日,中法人壽發布公告稱,鴻商集團向中法人壽提供借款,借款資金主要用于應對中法人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滿足維持日常運營的基本需要。此次借款日期為2020年9月11日,交易金額1100萬元。

      截至目前,中法人壽2020年內,已向鴻商集團借款3次,累計金額2700萬元。近四年的日子里,中法人壽合計向大股東借錢26次,借款2.8億元。

      對此,中法人壽表示,借款資金主要用于應對中法人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滿足維持日常運營的基本需要。

      大股東位置不變,寧德時代欲做二股東

      那大股東鴻商集團又是什么來頭呢?

      公開資料顯示,鴻商集團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為1.8億。旗下控股上市公司“洛陽鉬業(行情603993,診股)”,背后的實際控制人是于泳。1998年,于泳創立了鴻商,2003年整合組建為專業化的產業投資控股集團。

      早在2013年,鴻商集團便將目光放至控股保險業。2013年8月鴻商以持有百年人壽2億股、占比達8.4746%,與大連港(行情601880,診股)集團等7家公司并列為其最大單一股東。

      或許是由于拿不到實際控制權,鴻商集團在4個月便清退了百年人壽的所有股權。

      此后,鴻商集團期間還看中過信泰人壽、新光海航人壽和幸福人壽等,但最后皆因各種原因無疾而終。

      直至2015年,中外股東都有退出之意的中法人壽,進入了鴻商集團的視線。而自2015年接手中國郵政手中的中法人壽股權且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后,鴻商集團便逐步加大對中法人壽的控制。

      2016年1月,中法人壽經歷人事大“換血”,其中董事長劉立清、總經理比肖普及四位董事均退出,新增董事長周正平、副董事長袁宏林及唐庚榮、陳毅敏和陳經緯三位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進入中法人壽第二大股東梯隊的寧德時代股東背后亦早有鴻商集團身影。

      作為一家大型民營企業,鴻商集團高度看好并擁抱新能源汽車大周期投資,早在2015年寧德時代開始啟動第一輪融資之時,就通過旗下西藏鴻商資本迅速入股,彼時寧德時代估值僅200億元。

      若此次增資方案成功落實后,中法人壽的股東將變為鴻商集團、青山控股、寧德時代和貴州貴星,分別持股33%、30%、30%和7%,公司將由中外合資企業變為中資企業。增資方案目前已獲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但仍有待于銀保監會批準后方能生效。

      2015年中國郵政退出中法人壽時,市場認為這是中法人壽一個涅槃重生的信號,沒想到郵政的撒手是將其丟入泥潭。而困境之下,自救的中法人壽能否重獲新生,《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行唐县| 龙井市| 来凤县| 胶南市| 开鲁县| 武功县| 乐陵市| 金川县| 马公市| 称多县| 甘洛县| 霞浦县| 剑川县| 桐庐县| 江永县| 乌海市| 乌兰县| 行唐县| 安溪县| 根河市| 遂昌县| 江都市| 涪陵区| 华阴市| 剑川县| 西宁市| 惠州市| 台湾省| 延长县| 犍为县| 大石桥市| 新津县| 兴山县| 香河县| 光泽县| 浪卡子县| 永吉县| 南阳市| 麟游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