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做t成本怎么算?股票做t成本是多少
在股市里,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做t,這里的做T指的是做差價的意思,通過低買高賣,把成本價降下來。正常情況下,在做T的過程中,要保持股票的總量不變,即買賣的數量要保持一致,目的就是為了把成本價降低。
股票做t成本怎么算?
在A股市場上投資者通過多次買入賣出同一只股票,會發現其持倉成本會變高,或者會變低,這主要是投資者每次做t的盈虧,會攤薄到投資者剩余的股票中,股票做t成本計算公式=(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余的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1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1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10元,則投資者做t后的成本=(1000×10+10-12×500)/500=8.02元,與原來1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8元;如果投資者買入之后,股價出現下跌的情況,股價下跌到8元,這時投資者賣出500股,手續費用10元,則投資做t后的成本=(1000×10+10-8×500)/500=12.02元,與原來10元相比,其成本提高了2.02元。總之,投資者盈利做t會降低其成本,投資者虧損做t會提高其成本。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