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公司指的是什么?獨角獸企業500強門檻和標準解讀
據悉,近日發布的《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首次提出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概念,通過人機共融智能技術,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人工篩選、專家和投資機構推薦等方法,運用計算機智能分析與處理技術對數據進行整理和歸類,建立了 “全球獨角獸企業數據庫”,并通過動態跟蹤對比研究,反映出全球科技創新和風險投資的基本規律和變化趨勢。
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評價標準是:1.公司估值在70億元人民幣(10億美元)以上;2.擁有獨創性或顛覆性技術;3.擁有難以復制的商業模式;4.成立時間10年左右;5.符合現行政策導向,不存在重大負面輿情。該報告評估基準日為2020年7月31日。
中國連續兩年雄踞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首
具體來看,首先歸功于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即便是中國經濟周期性下行也未能改變中國消費升級和消費轉型的大趨勢。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二大進口國地位。在新冠疫情對國際貿易產生巨大影響的2020年,中國的進口額也在逐月增長。9月總進口額達到10.4億元,較上月增長15.6%。一些國際機構預測,在全球大變局之下,中國提出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思路,可以預見,未來內需,尤其是服務性消費將成為支持中國經濟平穩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源,激發源源不斷的市場潛能,今年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其次,不斷優化的創新生態環境為我國獨角獸企業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改革開放后我國正式建立戰略新興產業,并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戰略目標,十九大報告中提出2035年我國要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政策的支撐以及持續性的人才、技術投入使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增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已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此外,我國國際專利數量申請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數量為58990件,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20年間增長了2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