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宣布電影都在網絡首播 對影院和平臺影響如何?(2)
對平臺和院線影響幾何?
針對華納此舉,AMC院線的CEO亞當表示:“華納傳媒打算犧牲他們電影制片公司相當一部分的盈利能力,聯合其他制作伙伴和電影人提高流媒體HBO Max的競爭力。將盡全力不讓華納讓我們付出太多費用,我們將積極地用經濟手段來保護我們的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在流媒體發展最成熟的美國,傳統院線行業對于流媒體一直持抵制態度,此前獲得奧斯卡 10 項提名的《羅馬》,就遭到了美國兩家主流院線 AMC 和Regal 拒絕展映的抵制,給出的理由是 Netflix 的放映政策忽略了家庭影院上映到院線上映間的窗口期。
在此背景下,近10年以來,美國院線票房一直維持在 110 億美元以上,并未因流媒體的介入而下滑。
對于互聯網端發行的模式可行性,有分析指出,以愛奇藝網絡大電影的內容分成政策為例,假設一部成本約為2億元的院線電影,按照有效點播次數2.5元/次來分成,播放量的30%為有效點擊,那么該電影6個月內在互聯網上有2.67億次的播放量出品方即可收回成本。
對于視頻平臺方而言,有能力把優質且豐富的內容轉化為流量的平臺將有望勝出。
而在對于院線的影響方面,此前曾有國內券商表示,電影院電影院更有儀式感,具有獨特的社交和場景屬性,3D/4K/120幀等大制作成本的電影必須在院線播放才有經濟成效,因此短期難以被顛覆。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