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股票是填權還是貼權?填權與貼權如何產生
如何判斷股票是填權還是貼權?
除權除息后,若主力資金認為該股未來成長較好,一般會選擇繼續持有或加倉買入。若在今后一段時期內,股價從除權后的基準價格一路上揚,出現了由除權產生的補倉趨勢,我們稱此行情為填空型行情。相反,如果股票由于某種原因,除權后從基準價格一路下跌,我們稱這種行情為貼權。
填權與貼權如何產生?
當上市公司采取送紅股、派股息或配股等方式發放股東權益時,會公告一個股權登記日,在股權登記日當天收盤時仍被持有的股票有權按比例獲得權益分配,這些股票就稱為含權股。從股權登記的下個交易日即除權除息日開始,再買進的股票已不再享受本次分配權益的權利,這些股票就稱為除權股。
除權與含權的區別就在于是否有權獲得股利、股息等權益分配。通常來說,除權除息日的股價要低于股權登記日的股價。除權除息日當天開盤會根據權益分派的具體情況,得出一個剔除了除權除息影響后的價格作為開盤指導價,稱為除權或除息基準價。根據此后的市場行情走向,上漲就是填權,下跌就是貼權。
填權還是貼權如何決定
填權還是貼權主要取決于股票本身的質量, 一般來說選擇送轉或是配股等方式來分配股利的的公司,往往股價較高。除權后股價打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弱散戶的“恐高”心理。如果公司基本面不錯,未來有較好的盈利增長能力,那么主力資金也很愿意長線配置,很可能會很快就走出填權行情。但如果公司基本面一般或是前景堪憂,除權后一路下跌的例子也多得是。另外,大盤行情好的時候容易填權,行情差的時候就很容易貼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