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新名單:100強城市對比解讀(2)
重點城市:深廣杭寧渝漢人才凈流入占比逐漸上升。
1)一線城市:北上人才凈流入占比逐年下降、深廣呈上升趨勢。北京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7%、-2.3%、-2.7%、-3.9%,持續為負且降幅擴大,主因北京嚴控人口、疏解產業,北京和上海互為人才外流第一目標城市,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別為0.8%、0.6%,人才從北京凈流向上海;上海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1.3%、1.2%、0.9%、0.5%,持續凈流入但逐漸下降,主因上海控制人口及產業轉移;深圳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2%、0.1%、0.4%、0.2%,主因深圳活力強、人才政策吸引力大;深圳和廣州互為人才外流第一目標城市,深圳流向廣州和廣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別為0.7%、0.6%,規模基本平衡;廣州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3%、0.5%、0.5%、0.6%,持續穩定凈流入,主因廣州發展(5.740, -0.04, -0.69%)速度較快、生活成本在一線城市中最低。
2)二線城市:杭寧渝漢人才凈流入占比呈上升趨勢,津蓉有所下降。杭州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8%、1.0%、1.2%、1.4%,始終為正且逐年攀升,主因杭州以電商為代表的產業發展迅速、薪酬超越廣州在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南京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8%、0.9%、0.9%、0.9%,始終為正且比較穩定,主因南京發展速度較快且2018年“寧聚計劃”實施吸引人才;重慶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1%、-0.1%、0.5%、0.3%,2018年由負轉正主因信息技術產業等發展吸引人才;武漢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3%、0.0%、0.8%、0.1%,2017年由負轉正,主因2017年“百萬大學生留漢”政策實施;天津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2%、0.1%、-0.1%、-0.1%,逐年下降且2018年由正轉負,主因天津發展速度放緩、2019年GDP增速5.3%在十城中最低、且薪資在十城中最低;成都2016-2019年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0.8%、-0.3%、-0.3%、-0.6%,始終為負,主因薪資水平較低,重慶與成都互為人才外流第一目標城市,人才從成都凈流向重慶。
風險提示:樣本偏差;簡歷投遞與實際人才流動可能存在一定出入
來源:澤平宏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