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時鐘看智能制造前景,重視5G技術應用等三大領域
核心結論:①回顧中美科技革新演變歷史,均遵循硬件-軟件內容-應用場景的擴散規律。②隨著5G、新能源技術突破,疊加政策支持、工程師紅利、全球產業鏈重構,新一輪科技浪潮已在演化。③科技賦能制造,重視5G技術應用、新能源技術應用、傳統制造升級三大領域,相關公司詳見正文。
從科技時鐘看智能制造前景
——中國智造系列3
當前正處5G技術引領的新一輪科技周期中,在政策和技術的支持下,新一輪科技浪潮已在演化?;仡欀忻揽萍几镄卵葑儦v史,均遵從硬件-軟件內容-應用場景這一擴散規律。展望未來,我們認為5G技術和新能源技術有望賦能傳統制造業,從而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發展。我們前期報告《疫情加快中國制造升級——中國智造系列1-20210319》從疫情帶來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角度,論述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制造分工格局中的變化;《中國智造正走向世界前列——中國智造系列2-20210402》在分析全球制造業宏觀格局基礎上,結合我國制造業發展的特色和優勢,我們判斷我國制造業已迎來彎道超車契機;本文是中國智造系列的第三篇報告,將從技術演變視角出發,展望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
1.回顧:中美科技革新演變規律
1980年代美國科技周期始于PC硬件和互聯網關鍵技術突破。回顧美國1980年代開始的科技革新歷史,可以分為技術突破—技術落地—技術擴散三個階段。1970年代美國政府積極調整科技政策以面對新技術革命,推出減稅、放開企業間合作等政策鼓勵中小企業參與技術創新,大力發展股權融資,拓寬上市渠道,推動美國養老金入市,為新興科技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1980年代計算機、互聯網取得關鍵突破,以信息技術為核心搭建的新興產業逐漸成為美國科技強大的基石。
第一階段,關鍵技術發明突破:1980年代美國信息技術產業中半導體、路由器等硬件設備技術不斷革新,PC出現使得計算機從企業、機構推廣到個人使用者,計算機迅速普及。①1981年IBM推出PC,推動個人電腦生產規?;?,疊加Intel在半導體上的突破,硬件行業取得快速發展。以IBM為代表的硬件生產企業是這波科技浪潮的領跑者,1980-1990年IBM股價區間最大漲幅1932%,同期納斯達克291%。②思科以及其生產的多協議路由器的出現,使得Network變成Internet,Intel先后推出的80486處理器和奔騰處理器,使得運行速度達到了工作站處理器的水平,疊加電腦終端的普及,推動1990-1995年互聯網迅速普及。1990-1995年半導體行業最大漲幅687%,通信246%,同期標普500110%,龍頭公司思科最大漲幅6871%,Intel 959%,從業績看,思科1990-1995凈利潤復合增速為101.1%,Intel為40.6%,同期標普500為10.4%。③操作系統方面,1990年微軟發布Windows 3.0,真正實現了人機交互。之后,微軟與多家軟件公司合作,大多數的軟件基于Windows系統開發,微軟得以壟斷操作系統市場,此外甲骨文為代表的純軟件公司的出現,象征著計算機產業鏈的進一步分工。在1996-2000期間,微軟和甲骨文股價區間最大漲幅為1089%和810%,同期軟件行業636%,標普500145%,微軟和甲骨文凈利潤復合增速在1996-2000年分別為52.3%和28.8%,同期軟件行業70.8%,標普500 10.7%。
第二階段,前沿技術落地產業:計算機與互聯網成熟帶動美國信息技術產業迅速發展,并逐漸向航空航天、生物技術等其他科技領域滲透。①美國通信技術產業勞動生產率從1992年的113.6上升到2000年的158.1(以1990年為100)。從產業增加值來看,1987-2000年,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增加值從1613億美元增長到6329億美元,GDP占比從3.4%增長到6.2%。②美國航空航天發展(行情000547,診股)迅速,1995年“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與俄羅斯的“和平號”轉軌站成功對接,1997年美國發射有史以來體積最大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同年發射的“火星探路者(行情300005,診股)”探測器飛行7個月到達火星,為人類探索宇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③美國成為生物技術領跑者,1992-2002年美國生物技術產業R&;D投入從49億美元增長到157億美元,年均增速達到31.8%。1998年來美國每年生物技術專利數都超過7000件,生物技術專利占美國全部專利比重由1992年的4.3%上升到2002年的8%。技術的不斷進步,使該行業規模迅速擴大,1993-2000年,美國生物技術產品銷售額從70億美元增長到193億美元,從業人數從9.7萬人增長到17.9萬人。
第三階段,技術擴散改造產業:創新技術逐漸推廣應用,向傳統行業滲透,革新生產設備,改進管理模式,提高傳統行業生產效率。農業方面,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從1970年的0.524上升到2000年的0.917(以2005年為1)。從1970年到2000年,美國農業就業人數從339萬人下降到246萬人,而主要農作物單位產量卻不斷上升,美國每一個農業勞動力可以養活的人數從1960年的25.8人增長到1989年的98.8人。制造業方面,通過全面的技術改造,包括采用新技術,實現生產自動化和電腦化,改革管理流程和工藝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美國制造業的工業生產指數從1980年的48.91上升至2000年的98.2(以2012年為100),產能利用率從1993年到2000年一直維持80%以上。例如,美國汽車行業使用計算機的快速設計和試驗系統開發出先進的制造工藝,運用互聯網進行經營、開展網上訂貨、與客戶進行直接溝通,其國際競爭力大大增強,汽車行業產能利用率從1991年的64.1%上升到2000年的81.71%,行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990年的0.9%上升到2000年的1.3%,代表性車企福特在1986-1988年期間,股價區間最大漲幅236 %,同期標普500 65%,福特凈利潤復合增速達72.4%。
回顧中國2010-2015年科技產業及股市表現,從電子設備開始、逐漸向軟件內容傳導并擴散至場景應用。2010年后這輪科技周期恰逢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成熟、并迅速過渡到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的歷史階段,互聯網正式從3G的圖片時代進入4G的視頻時代。這一時期,許多強有力的宏觀支持政策和頂層設計先后出臺,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發展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互聯網+”戰略。
第一階段:2010-12年蘋果產業鏈引領硬件設備異軍突起。自2009年iPhone 3GS進入中國市場,蘋果迅速占領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高地,智能移動設備市場需求爆發式增長。行情沿蘋果產業鏈傳導,以各類硬件設備為主題的投資機會開始出現。在A股市場整體偏弱震蕩的背景下,2010年前后蘋果指數表現顯著優于上證綜指,同時電子元器件行業的相關科技股迅速崛起。2010-2012年中信電子行業漲幅為8%,同期上證綜指漲幅為-31%。中國電聲行業龍頭企業歌爾股份(行情002241,診股)股價10、11、12年漲幅分別為198%/-12%/58%、而上證綜指為-14%/-22%/3%,漲幅跑贏市場的背后是其利潤亮眼,這三年全部A股歸母凈利累計同比分別為39.2%/13.4%/0.8%、而歌爾股份為176.8%/91%/71.8%。
第二階段:2013年3G成熟和4G正式商用推動傳媒行業快速發展。2013年隨著3G技術的成熟和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便捷、低成本接入移動互聯網成為可能,行情逐漸向軟件內容傳導,以傳媒為代表的各類內容產業進入蓬勃發展時期,對應指數漲幅明顯。其中,傳媒板塊表現最為突出,傳統傳媒企業積極向新媒體轉型,2013年傳媒全年漲幅高達107%,計算機67%、電子43%、通信35%漲幅緊隨其后,全年歸母凈利累計同比為傳媒26%、通信186%、計算機24%、電子60%。內容產業中新興行業如網絡游戲異軍突起,2013網絡游戲指數漲幅達到173%,移動終端游戲軟件企業掌趣科技(行情300315,診股)股價漲幅高達397%、上證綜指漲幅-7%,2013全年其歸母凈利累計同比87%、全部A股14.4%。
第三階段:2014-15年,傳統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2014-2015年間,軟硬件設備和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的場景應用開始萌芽,傳統行業紛紛出現“擁抱”互聯網的浪潮。2015年3月“互聯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以及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在“互聯網+”快速全面發展的推動下,2014/1-2015/5計算機行業漲幅高達287%,顯著高于其他行業。同時,各種傳統企業紛紛借助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行業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行情矚目。2014/1-2015/5互聯網金融概念指數漲幅達555%,同期上證綜指為118%,其代表性公司互聯網財經媒體東方財富(行情300059,診股)股價漲幅達232%,互聯網醫療領跑公司衛寧健康(行情300253,診股)股價漲幅達93%,2014全年東方財富和衛寧健康歸母凈利累計同比分別達3213%、52.5%,全部A股為6.6%。
2.新一輪科技浪潮已在演化
新一輪科技創新已經開始。當前國內外背景共同決定科技創新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科技企業也必將迎來大發展。
第一,發展科創已是國家重大戰略。今年3月出爐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健全新型舉國體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笆奈濉睍r期強調科技創新是當前內外背景下的迫切需要,近年來部分發達國家企圖通過貿易爭端和國際封鎖扼殺中國科技產業發展壯大,也進一步暴露了我國在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等前沿領域缺乏關鍵核心技術的窘境,這不僅制約了我國正常經濟發展,更對我國國家安全帶來巨大隱患,支持科技創新、實現自立自強才是破解之道。
第二,經濟驅動力已轉向科技創新。當前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主題,經濟增長動力從注重數量的要素投入,加速轉變為注重質量的創新驅動,傳統粗放型發展方式不可持續:一方面,中國人口紅利已消退、而人才紅利正崛起,我國2019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近12.6%,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自2010年起就呈現連續下降的趨勢,中國人口紅利拐點已現,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已不再可持續,同時我國高素質勞動力群體正在壯大,2019年普通高校畢業生數為759萬人,其中453萬是STEM專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相關專業)、占比達60%。
第三,當前科技產業成長土壤肥沃。當前我國在部分領域特別是通訊技術上已取得后發優勢,5G技術方面中國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全面領先,根據IPlytics統計,截至2021年2月,近40%的5G專利申報來自于中國公司。從企業掌握專利數量份額來看,華為、中興分別掌握5G技術必要核心專利份額達15.4%/9.8%,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三。更重要的是,中國擁有14億人口構成的龐大市場,能夠為科技產業提供海量需求支撐,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科技企業的封鎖將進一步倒逼高新技術領域的國產替代,未來科技企業發展前景可期。
第四,疫情以來政策支持科創不停步。近年來產業支持政策密集推出,支持5G、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20年以來,疫情背景下科技支持不停步:20年2月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發展智能汽車、加速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基礎設施建設;20年8月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聚焦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應用軟件的關鍵技術研發;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提高整車集成、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滲透率達到20%。
新技術1:5G技術。當前正處以5G技術引領的新一輪科技周期中,5G顛覆性意義在于融合人與物之間的聯系,高速低時延是5G核心特點:速度上5G較4G高20倍,時延上5G縮短到1毫秒,這為5G在云計算、無人駕駛、遠程醫療領域的應用打下基礎。網絡建設是5G普及應用的第一步,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累計開通5G基站71.8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97%以上的5G基站實現共享?;A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同時疊加疫情對5G需求的催化,5G面向個人(To C)的創新業務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5G面向行業(To B)的應用場景也已覆蓋工業、交通、醫療、能源等眾多行業,并逐步由生產外圍環節向設備控制等核心業務領域拓展。
新技術2:人工智能。在5G時代海量數據(行情603138,診股)處理中,人力已不能勝任,人工智能應運而生。算力、算法和數據是人工智能三要素,分別對應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A層以AI芯片為核心,華為在2019年CompassIntelligence全球AI芯片公司排名中首次進入榜單前十,位列第七;在技術層,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發展較為成熟。細分技術中,智能語音技術是最早落地的人工智能技術,2018年科大訊飛(行情002230,診股)超越IBM,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商湯科技中國市場份額第一;在應用層,安防和金融的人工智能使用率最高,零售、交通、教育、醫療、制造有較好的發展前景。疫情期間,“騰訊覓影”AI輔助診斷在武漢日海方艙醫院、武漢協和西院和洪湖市人民醫院投入使用,可在患者CT檢查后數秒完成AI判定,并在一分鐘內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參考。
新技術3:新能源汽車。隨著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高,曾經困擾電動車普及的續航問題已得到解決,特斯拉長續航版本已達660KM,國產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漢也超過600KM,此外蔚來也推出電池包升級并積極嘗試換電模式。此外,自動駕駛也在如火如荼發展之中,21年3月4日,特斯拉發布了全自動駕駛(FSD)軟件升級測試版,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和理想均實現了L2-L3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稅收、牌照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車銷量亮眼,雖受疫情沖擊,但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表現仍亮眼,為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
3.中國智造:5G應用、新能源應用、制造業升級
當前正處以5G引領的新一輪科技周期中,前期以硬件為主,中后期帶動軟件革新需求,最終萬物互聯、人工智能。依照硬件-軟件-內容-應用場景擴散規律,5G、新能源等新技術已經進入應用階段,改造傳統制造業正逐步發生,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詳見我們前期報告《疫情加快中國制造升級——中國智造系列1-20210319》與《中國智造正走向世界前列——中國智造系列2-20210402》。
5G技術的應用:5G革命性的意義在于建立起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高速率、低延遲的聯系,在高質量的網絡得到保障后,各種顛覆性的應用將從技術改造和創新革命兩個方向出發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從而構建起全新的5G生態系統。5G對不同行業的經濟貢獻度不同,其中制造業將是受益最明顯的行業,根據咨詢機構OMDIA的測算,5G將帶動全球制造業新增產出4.7萬億美元,在全球5G行業應用的經濟貢獻中占比達35.6%。5G與AI等技術的結合運用將推動遠程控制、智能識別、實時監測、精準定位等功能不斷完善,實現實時反饋、全程采集,將線上信息系統接入平臺,形成線下及時反饋、線上系統決策、線下快速執行的良性循環,將提升智能化決策和部署能力。而后,5G技術將從質量檢測、產線巡檢等外圍環節向協同制造核心環節擴展,實現無人機床、AGV機器人(行情300024,診股)等新型制造業設備的大規模普及應用,減少人工參與流程,降低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人力成本,推動生產過程向機械化、智能化轉型,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的重要驅動力量。我們建議重點關注計算機行業的??低?行情002415,診股)、賽意信息(行情300687,診股)、恒華科技(行情300365,診股);通信行業的中興通訊(行情000063,診股)、廣和通(行情300638,診股)、中控技術(行情688777,診股)。(計算機分析師鄭宏達,SAC: S0850516050002;通信分析師 朱勁松,SAC:S0850515060002)
新能源技術的應用: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國能源結構將逐步優化。此階段中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將成為節能減排、減少化石能源使用的重要抓手,促進我國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目前憑借我國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較早布局,已經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有了突出進展。光伏領域中,光伏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單位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同時儲能技術的成熟將克服光伏發電不穩定的缺陷,光伏有望成為未來最受青睞的清潔能源,改變我國長期以來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動力電池高效組成CTP、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等技術的發展提升了電池的能量密度,使得新能源車續航里程大幅上升,安全性能也不斷提高。5G基站的廣泛建設與網絡覆蓋,將加快5G在極速互聯、海量數據傳輸方面的應用,提升車與車之間,車與路況之間的聯通,推動新能源車向智能汽車轉變,汽車從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空間和場景生態服務體驗終端,成為新興業態重要載體。新能源汽車融合新能源、新材料和5G、人工智能等多種變革性技術,將帶動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提升交通體系和城市運行智能化水平。我們建議重點關注汽車行業的福耀玻璃(行情600660,診股)、愛柯迪(行情600933,診股)、吉利汽車;電子行業的比亞迪電子、舜宇光學科技。(汽車分析師 杜威,SAC: S0850517070002;電子分析師 周旭輝,SAC: S0850518090001)
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隨著科技進步,新興技術將融入到傳統生產制造過程中,一方面實現新產品的層出不窮和舊產品的升級換代,另一方面新技術的應用改造生產流程、工藝、方式方法等多個方面,實現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提高產品質量、生產效率以及產品附加值。例如,5G技術將憑借高速、低錯誤率、低延時的特性極大提升傳輸質量,為企業生產制造帶來多方面支持。5G切片網絡通過提供極低時延、高可靠、海量連接的網絡,解決在規模生產的工廠中所存在的海量控制器、傳感器、執行器之間時延、帶寬的多種差異,使閉環控制應用通過無線網絡連接,通過工業無線組網實現自動化控制,極大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在智能物流中,5G將按需打造專屬傳輸網絡,實現急速盤庫、連續補貨,提升物流倉儲的運行效率。我們建議重點關注機械行業的匯川技術(行情300124,診股),此外,建議關注國盛智科(行情688558,診股)、永創智能(行情603901,診股);家電行業的海爾智家(行情600690,診股)、石頭科技(行情688169,診股)、極米科技(行情688696,診股);軍工行業的中航高科(行情600862,診股),此外,建議關注湘電股份(行情600416,診股)、睿創微納(行情688002,診股)。(機械分析師 佘煒超,SAC:S0850517010001;家電分析師陳子儀,SAC: S0850511010026;軍工分析師 張恒晅,SAC:S0850517110002)
風險提示:歷史表現不能代表未來,新技術普及應用不及預期,科技創新帶來技術迭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