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行業:聚焦好賽道—黃金眼科產業
行業總結
7月27日,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國家醫療器械監督抽檢結果的通告,通過對超聲多普勒胎兒監護儀、高頻手術設備等10個品種的產品進行質量抽檢,共34批(臺)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7月3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2019年度藥品審評報告,2019年藥審中心受理新注冊申請8082件。同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意見,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快構建以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為專業技術機構、持有人和醫療機構依法履行相關責任的“一體兩翼”工作格局。同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調整后2018—2020年甲乙類大型醫用設備規劃12768臺。
三批集采文件和《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相繼發布
7月29日三批集采文件發布,預計8月20日開標。整體來看,三批集采規則與二批集采大體相同,主要在最多入圍企業數量上有所增加(最多至8家),并對部分抗生素品種做了特別規定。我們認為,未來在帶量采購成為新常態背景下,建議關注:1、具備仿制藥梯隊、原料-制劑一體化的企業:恒瑞醫藥(行情600276,診股)、中國生物制藥、科倫藥業(行情002422,診股)、華海藥業(行情600521,診股)、博瑞醫藥(行情688166,診股)等。2、上游原料議價能力提升,建議關注富祥藥業(行情300497,診股)、普洛藥業(行情000739,診股)等相關原料藥標的。
7月3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相比于之前的征求意見稿取消了藥品談判續約規則,改為具體規則另行制定。我們認為其為更加溫和和慎重的考慮(之前意見稿提到原則上只續約1次,續約期2年,續約期內允許醫療機構進行議價,顯得相對激進)。正式文件的出臺繼續明確從支付端角度助力創新藥放量。
上周公募基金重倉持股 醫藥行業持續超配
截至2020Q2末,醫藥生物行業流通市值占比為10.94%,環比提升1.95pct;重倉股醫藥生物行業配置占比為17.99%,環比提升2.96pct;重倉股醫藥生物行業超配比例為7.05%,環比提升1.01pct。受到眾多基金青睞的標的主要來自創新藥及其產業鏈、疫苗和血制品、器械、服務等標的,顯示了這些領域作為醫藥優質賽道,相關龍頭或細分龍頭持續受到資金青睞。
行業觀點預判:重點關注醫療器械、疫苗和創新藥及產業鏈
站在當前時點,下半年的策略將圍繞醫療新基建思路,循中報業績主線,重點關注醫療器械、疫苗和創新藥及產業鏈。1、醫療器械領域;建議關注邁瑞醫療(行情300760,診股)、安圖生物(行情603658,診股)、邁克生物(行情300463,診股)、萬孚生物(行情300482,診股)、海爾生物(行情688139,診股)、奧美醫療(行情002950,診股)、魚躍醫療(行情002223,診股)等。2、疫苗板塊:新冠疫情下,一季度疫苗接種受到嚴重影響,部分疫苗的接種有所延后,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疫苗在二季度將迎來集中補種,從全年角度看,業績影響相對較小。建議關注沃森生物(行情300142,診股)、智飛生物(行情300122,診股)、康泰生物(行情300601,診股);3、創新藥:創新藥企業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業績增速出現階段性下滑,隨著二季度門診量逐步恢復,我們預計業績有望恢復較快增長。短期疫情影響不改產業長期向好發展趨勢,創新藥是未來醫藥發展最核心的方向之一。建議關注恒瑞醫藥、貝達藥業(行情300558,診股)、浙江醫藥(行情600216,診股)等;4、創新藥產業鏈,新冠疫情背景下,海外客戶轉單明顯,雖然一季報受國內疫情影響,但影響逐步消除,國內創新產業(行情300832,診股)未來趨勢確定,創新藥產業鏈有望持續受益,二季報創新藥產業鏈板塊業績有望良好的業績表現。建議關注藥明康德(行情603259,診股)、康龍化成(行情300759,診股)、凱萊英(行情002821,診股)、泰格醫藥(行情300347,診股)等。
風險提示:市場震蕩風險,研發進展不及預期,個別公司外延整合不及預期,個別公司業績不達預期、
生產經營質量規范性風險、新冠疫情進展具有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