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交易新規即將施行 優化新股交易機制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將于8月24日亮相,與之同步亮相的還有創業板交易新規。整體而言,創業板本次交易制度改革,在充分借鑒科創板既有經驗基礎上,兼顧創業板現有市場特點和投資者結構,引入創新機制安排,進一步提升市場活躍度、提高定價效率、加強風險防控、促進平穩運行。
優化新股交易機制
與科創板類似,創業板注冊制發行的新股,在上市前5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盤中設置30%、60%兩檔停牌指標,各停牌10分鐘。但與科創板不同的是,創業板注冊制是一個存量加增量市場的改革,投資門檻也不一樣,不可簡單套用科創板炒新的模式。
我們將視線倒回2019年7月22日,當時科創板25只個股齊刷刷上漲,首日平均漲幅約140%,不設漲跌限制的2~5天走勢開始出現分化,有14只個股漲幅為負值,平均跌幅為1.55%。以科創板的經驗來看,注冊制下的炒新并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投資。有資深市場人士認為,放開漲跌停限制后,新股上市不再一字板,溢價或在上市首日充分體現,前5個交易日振幅可能會非常大,無論投資、投機,都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他表示,新規通過放開漲跌幅、提高停牌指標閾值、縮短停牌時間,適應股票上市初期價格波動較大、換手率較高等特點,在股價劇烈波動時,可以發揮冷卻市場情緒的作用。
本次交易制度改革,最受投資者關注的800多只創業板存量個股及相關基金,日漲跌幅限制將從目前的10%放寬至20%。
對此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這將進一步提高市場活躍度,給予市場較為充分的定價空間,對資本市場長期發展來看,是市場制度更趨向于成熟化的標志。
有部分投資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擔憂漲跌幅放大后,會加大市場波動。從科創板1年多的運行效果來看,漲跌幅限制放寬后,大部分公司在一開始波動會較大,但此后波動性趨于平滑,回歸合理定價,而優質的龍頭公司表現較好。
“創業板存量個股,我相信大多數漲跌幅依然會在10%以內,能夠超出10%漲跌幅的,只是少數或個別股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放寬漲跌幅,會使得個股的交易更充分,多空雙方博弈更均衡,有助于股價回歸合理正常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