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強區2020年排名公布: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GDP解讀
9月10日,由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簡稱《白皮書》)在京發布。在2020年中國百強區榜單中,深圳南山區2019年以超6000億元的生產總值位居第一位,連續3年獲此殊榮。
深圳南山區、廣州天河區、深圳福田區、深圳龍崗區、青島黃島區、佛山順德區、杭州余杭區、深圳寶安區、廣州黃埔區、寧波鄞州區領跑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前10名。
《白皮書》指出,百強城區實力突出、引領強勁,是引領城市集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數據顯示,中國百強區僅用全國0.6%的國土面積和7.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6.8%的生產總值,經濟資源在城市主城區集聚態勢明顯。同時,人均生產總值高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入選城區平均生產總值超1600億元。百強區的城市經濟首位度及貢獻率均超過50%,每個百強區不僅對所在城市和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強勁的帶動作用,而且已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從百強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得分來看,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作為第一集團遠遠領先于其他城區。
城市強區中,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生產總值已突破5000億元關口,保持擴大了首位優勢,領跑全國城區;青島黃島區和佛山順德區也達到3500億元量級,其中1500億元-2500億元間共有10個城區,而后續36個城區生產總值在500億元-1500億元區間。城區發展間隔、梯次差距逐步縮小,已不足百億元,但不同地域城市主城區間橫向競爭更加激烈。《白皮書》數據顯示,百強區不同梯隊城區的高質量發展平均水平,從第一到第五梯隊差距逐級縮小,第一梯隊遠遠高于其他梯隊,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近年來,南山堅持“科技創新+總部經濟”雙輪驅動,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卓越成績。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沖擊,南山區實現GDP3042億元,同比增長2.5%。
賽迪顧問從經濟實力、內生動力、消費活力和區域能級四個維度,18個核心指標,30余個支撐參考指標,對城區高質量發展潛力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包括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產業創新、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等指標。
